“引領安徽稻米穩中向優,優化產業鏈促進鄉村振興”暨亞華種業優質稻品種發布及優質糧基地建設會議
安徽糧食再獲豐收,2021年總產達817.5億斤,較上年增加13.7億斤,增長1.7%,產量穩居全國第4位,連續6年保持在800億斤以上,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賣糧難再次出現,如何兼顧增產與增收,成為水稻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家自2017年實施啟動“優質糧食工程”以來,已經覆蓋全國31省、市、自治區,糧食產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趨勢顯現,中國飯碗穩中向優。在這過程中出現了五常稻花香、廣東絲苗米等優質稻米品牌。找到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稻品種成為能否引領安徽糧食產業穩中向優的關鍵。
科研上,隆平高科作為全球雜交水稻種子的引領者,十余年來聚焦安徽、根植安徽、設立了安徽育種站,立志于選育適合安徽的優質稻品種,十年磨劍,而今碩果累累。
推廣上,亞華品牌作為隆平高科核心品牌,在安徽推廣了隆兩優華占、瑋兩優8612等一系列高產型品種,為保障安徽糧食安全承擔了應有的社會責任。同時晶兩優1212的推廣面積排安徽省雜交水稻第一位,為安徽稻米產業的優質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引領安徽稻米產業走向優質化、品牌化,亞華種業結合隆平高科最新科研成果及優質糧基地建設經驗,于12月25日在合肥召開了“亞華種業優質稻發展高峰論壇暨優質稻品種發布會”。
安徽農業農村廳種業相關領導、安徽農業大學相關專家、安徽糧食產業有關領導及安徽、河南、江蘇三省百余名種業經銷商、米企等產業相關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業處陳劍華處長在講話中指出,隆平高科作為民族種業的引領者,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晶兩優1212在安徽2020年年推廣面積超過200萬畝,是安徽最大的雜交水稻品種,為引領安徽稻米穩中向優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修訂的種子法已于12月24日正式簽發,對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進行了修改,種業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隨后,隆平科學院副院長、分子實驗室主任王凱博士對相關優質稻品種進行了介紹,有高端香型優質稻“隆晶優蒂占”,有符合廣東絲苗米標準的“悅兩優美香新占”,有抗倒伏適合大戶粗放管理的“悅兩優8612”,有早熟的“捷兩優隆占”,新推廣伍兩優鈺占、振兩優鈺占優質系列品種。這些品種都是基于安徽本地氣候條件及種植習慣進行選育的,必能引領安徽優質稻的發展。

接著,亞華種業技術專家楊劍輝就“亞華種業優質稻發展及優質糧基地建設”做了專題報告,報告中指出,建立優質糧基地是提升稻米產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稻米產業人員下階段努力的方向。

會議中間,與會人員對本次發布的優質稻進行了食味品評,其中隆晶優蒂占香味濃郁、口感好,伍兩優鈺占、振兩優鈺占等米飯成型漂亮、食味佳,冷飯不回生。

隆平商學院黃丹院長組織了“水稻產業發展論壇”。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周健生處長指出,安徽省為促進優質稻發展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如評選了安徽省優質稻推薦品種,設立了關于水稻產業鏈支持的專項經費。政府始終支持安徽的糧食產業做大做強,農戶增產增收,居民能吃飽吃好。
永輝超市李要爭經理指出大米的中高端消費市場正快速增長?;羟窠涗N商王仁松、阜濛農場大戶方琴、安徽省糧匠農業曉禾糧油總經理夏立林、隆平高科亞華品牌技術專家楊劍輝也做了重要互動。
最終得出結論:只有大力發展優質糧基地,實現產業鏈互相賦能,才能提升稻米綜合價值,帶動產業鏈上每個節點的人員共同富裕。

蘇豫皖營銷省區負責人王中友就優質稻品種相關政策與大會做了解讀。

隆平高科亞華種業營銷總監、高級農藝師史勇敢先生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
他指出,品種是基礎、營銷是關鍵,選擇合適品種運用恰當營銷手段推廣到合適區域,服務好種植大戶,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高產是基礎、優質是導向,依托“一村一品”做好優質糧基地建設才能提升稻米價值,才能實現中央制定的“種業振興”、“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偉大戰略。隆平高科亞華種業將集中優勢品種、優勢資源,引領安徽稻米產業穩中向優,優化產業鏈促進鄉村振興。